誰控制了過去,誰就控制了未來;誰控制了現在,誰就控制了過去。 —— 英國作家喬治.歐威爾《1984》
歐威爾想說的是,歷史的詮釋掌握在今人之手,誰詮釋了歷史,誰就可以決定或改變未來的樣貌。
我們應該積極的搶回我們對未來的主導權,而不是放任政客以未來之名剝奪了我們的「現在」。
摘自:未來會不會來?
「為什麼我們要學歷史?」
以前如果問家長或老師,大部分得到的答案可能是:
「讀書為考試,考試為升學。」
「不要問那麼多,讀就對了!」
BUT!!
賽門.西奈克(Simon Sinek)提出的黃金圈理論,重點就在:Start with Why,
由目的(Why)開始思考,向外延伸至做法(How),再到實際行動的步驟(What),
但我們可能常常忘了,最重要的核心,其實正在於Why。
但是我們是不是常常忘了先想Why,就開始著手How和What了呢?
補充:
我在人生最黑暗的時刻,找到自己的為什麼:賽門‧西奈克:
開始實踐你的為什麼:賽門‧西奈克
歷史是將人類看世界的方式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東西。看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種,而歷史看的不是人類可以感受到的現在世界,而是已經無法感受的過去世界。因此,歷史表現的是書寫者的主張,即由於過去的世界是這樣,所以現在才會如此。歷史絕不是單純地記錄事實,而是為了正當化某一個立場而寫下的東西。 —— 岡田英弘
我: 妳覺得學歷史的目的是什麼? (除了課綱、升學要求之外)
友: 我覺得會比較能同理很多事情吧,
如果不瞭解歷史的話,在看過去的時候會覺得:
他們好笨、他們怎麼會這樣對待原住民、他們怎麼會相信希特勒、日本怎麼會一直發動侵略戰爭等等……
我: 也許那個時空背景下的我們,也會做出一樣的決定。
友: 多一點瞭解(客觀),少一點批評(主觀)。
在瞭解歷史之後,看待現代許多問題時比較不會那麼納悶。
例如一般會面臨到的代溝,算是比較常見的問題。
去理解爸媽那個年代的人生長的背景,他們受了什麼教育(以臺灣來說,是威權體制底下的教育),
他們在青壯年時期的社會經濟背景是什麼(以臺灣來說,是經濟起飛甚至是經濟奇蹟的年代),
他們看事情的角度必然會和我們不同。
如果瞭解歷史的話,就可以比較能同理這些了吧!
對自己國家的歷史也要多瞭解,畢竟現在的生活和過去是息息相關的,
學了歷史,學到的這份同理心可以套用在很多現代的事情上,
畢竟人心千古不變,有時候看到現在社會上的一些問題,可以多想一下,怎麼會這樣?那些人可能在想什麼?
如果大家能多一點人文素養,網路上的酸民可能會少很多。
認識歷史不一定要從課本上去吸收資訊,
也可以從戲劇或一些比較通俗的書去接觸。
朋友補充:
《人生自古誰不廢》
跟被寵壞的孩子一樣,人類本來就有種壞習慣,就是會不斷重複錯誤。
你現在做過的低能事,請放心,古人也都做過;
換句話說,你擁有的苦悶,古人都曾為之嘆息。
但這些人背後所要傳達的人生目的跟思想,
對於讓我們了解自己堅持什麼、人生到底要什麼,
卻很有幫助。
像一盞光明燈,很渺小,但多少能照亮眼前的路。
不要忘記我們現在擁有的這一切,是很多人的犧牲所換來的! —— 《返校》導演徐漢強
過去的我,總認為歷史只是學科之一,沒什麼興趣好好讀,
藉由電影、書籍、和朋友間的對談等等,才慢慢感受到歷史造就了現在的社會,
沒有過去這些人的貢獻,或許沒有現在的自由空氣,
謝謝為這片土地努力著、努力過的人們,
我會好好珍惜這份自由,也記得你們為我們所做的努力!